1. 歡迎來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!我們將為您提供周到的服務!
          首頁 > 產品中心 > 生物培養 > 培養基 > 馬鈴薯淀粉 培養基

          產品名稱:馬鈴薯淀粉 培養基

          產品型號:P8940-500

          產品報價:

          產品特點:馬鈴薯淀粉 培養基
          〖性狀〗以馬鈴薯為原料,經清洗、粉碎、干燥、過篩而得的一種柔軟的無定形粉末。無臭。無味。有吸濕性。不溶于冷水、乙醇。與水加溫55~60℃膨脹而變成具有粘性的半透明凝膠或膠體溶液

          免費咨詢:010-50973185

          發郵件給我們:3193328036@qq.com

          分享到:

          P8940-500馬鈴薯淀粉 培養基的詳細資料:

          馬鈴薯淀粉 培養基

          〖英文名〗Starchfrompotato    

          〖規格〗BR    

          〖包裝〗500克    

          〖CAS號〗9005-25-8    

          〖分子式〗(C6H10O5)n馬鈴薯淀粉    

          〖〗BR    

          〖干燥失重〗≤15.0%    

          〖酸度(以H+計)〗≤4.0mmol    

          〖灼燒殘渣〗≤0.3%    

          〖性狀〗以馬鈴薯為原料,經清洗、粉碎、干燥、過篩而得的一種柔軟的無定形粉末。無臭。無味。有吸濕性。不溶于冷水、乙醇。與水加溫55~60℃膨脹而變成具有粘性的半透明凝膠或膠體溶液    

          馬鈴薯淀粉 培養基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馬鈴薯淀粉的作用:

          PDA培養基是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的簡稱,其做法是馬鈴薯去皮,切成塊加水,煮沸30min(注意火力的控制,可適當補水) ,用紗布過濾,濾液加糖,補足水100ml,裝入三角瓶,高溫蒸汽滅菌。

          馬鈴薯培養基可提供微生物培養所需要的碳源、氮源、生長因子(維生素)還有無機鹽。宜培養酵母菌、霉菌、蘑菇等真菌。

          另外馬鈴薯淀粉還有一種發酵的,是白色粉末; 具有淀粉的*氣味。常用作微生物發酵用大分子低級碳源,用前用淀粉酶水解液化。

          既然以上已經提到了馬鈴薯培養基,那下面我們就具體來了解一下馬鈴薯培養基的配置方法:

          馬鈴薯去皮,切成塊加水,煮沸30min(注意火力的控制,可適當補水) ,用紗布過濾,濾液加糖,補足水100ml,裝入三角瓶。

          綜合馬鈴薯培養基 20%馬鈴薯煮汁 1000 毫升 磷酸二氫鉀 3克 硫酸鎂 1.5克 葡萄糖 20克 維生素 10毫克 瓊脂 18克 先配制20%馬鈴薯煮汁,方法同上。在煮汁中加入上述各種組分,加熱溶解后補足水分,調整pH值到6。分裝,滅菌,備用。 該培養基用于培養和保存靈芝、平菇、香菇等食用菌菌種。馬鈴薯糖瓊脂培養基 把馬鈴薯洗凈去皮,取200克切成小塊,加水1000毫升,煮沸半小時后,補足水分。在濾液中加入10克瓊脂,煮沸溶解后加糖20克(用于培養霉菌的加入蔗糖,用于培養酵母菌的加入葡萄糖),補足水分,分裝,滅菌,備用。 把這培養基的pH值調到7.2~7.4,配方中的糖,如用葡萄糖還可用來培養放線菌和芽孢桿菌。 按所用原料不同,可分為兩類:應用肉湯、馬鈴薯汁等天然成分配制的,稱為天然培養基;應用化學藥品配成并標明成分的,稱為合成培養基或綜合培養基。馬鈴薯培養基就是天然培養基,綜合馬鈴薯培養基就是人工合成的。

          馬鈴薯淀粉的制?。?/p>

          1.是將新馬鈴薯(土豆)洗凈并挖去芽眼,削除表皮之后稱重,取馬鈴薯200克,切成絲,在1000毫升水中煮沸15分鐘~30分鐘,稍冷卻,后用四層紗布過濾,取濾清液并補充水分足1000毫升!這種利用馬鈴薯淀粉的方法應根據需要在制種時現制現用。

          2.將去皮去芽眼的馬鈴薯打成細漿,盛在容器中加水調勻并用四層紗布過濾2~3次,將濾液自然沉淀,沉淀結束后除去上清夜,然后,將得到的淀粉薄攤于玻璃板上干燥。終將充分干燥的淀粉密封在容器中,這樣便可在今后需要制種時隨時取用。制種時稱淀粉20克,加水1000毫升即可。用這種方法制取的馬鈴薯淀粉的營養成分幾乎不受破壞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參考文獻:
          "《The effects of food components on the digestion of DNA by pepsin》 作者:Yanfang Zhang, Xingyu Wang, Xiaoming Pan, Yu Liu, Hanqing Wang, Ping Dong & Xingguo Liang 期刊:Journal
        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and Nutrition 影響因子:2.317 PMID:27314759"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相關同類產品:

          留言框

          • 產品:

          • 您的單位:

          • 您的姓名:

          • 聯系電話:

          • 常用郵箱:

          • 省份:

          • 詳細地址:

          • 補充說明:

          • 驗證碼:

            請輸入計算結果(填寫阿拉伯數字),如:三加四=7

          版權所有  ICP備案號: 管理登陸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  總流量:632419  網站地圖

          午夜福利视频_X7X7X7暴力槽256W_136福利导航_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—综合